实验中心主任:周爱光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队伍2014-10-09 11:45:41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周爱光,195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3-1985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师,1986—1997年赴日本筑波大学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完成了博士后研究,1996年12月来华南师范大学任教。
周爱光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第五届、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会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副组长、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分会社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广州体育科学学会执行理事长等学术兼职。先后被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十余所高校聘为兼职或客座教授。
周爱光教授多年从事体育哲学、体育法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奖。“中日学校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获得“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竞技运动异化论”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竞技运动概念的发展演变、本质属性及其划分的研究”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2009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优秀。“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2011年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英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工作经历
1983年8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留校任教。
1986年10月至1997年3月在日本筑波大学体育科学系公派留学。
1990年3月获日本筑波大学体育科学硕士学位。
1994年3月获日本筑波大学体育科学博士学位。
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在日本筑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12月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教授(二级)、博导。
学术兼职
第五届、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理论学科组副组长
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主要教学成果
1.体育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教育部.2005
2.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负责人), 广东省教育厅.2014
3.《竞技运动异化论》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6
4.论奥林匹克与教育.体育科学,2002
5.中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及其启示.体育学刊,2008
6.体育人文社会学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体育学刊,2011
8.体育法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主要科研成果
1.竞技运动概念的发展演变、本质属性及其划分的研究.广东省第六次优秀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1999
2.我国体育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体育总局,2006
3.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2009
4.英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体育总局,2011
5.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201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