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伍 现 状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队伍2014-10-09 11:46:2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中心非常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目前示范中心的专职教师队伍共52人,有正高28名,占54%;副高18名,占35%。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28名,占54%;硕士17名,占33%。鼓励中心人员参加各类型的学历及非学历的学习和培训,目前有3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中心兼职人员11人。详见下表:

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职人员表

正高:28人(54%); 副高:18人(35%);中级:5人(9%);助教:1人(2%);

博导15名;博士:28人(54%);硕士:17人(33%);学士:7人(13%);平均年龄:46

 

1.中心管理及实验技术人员(8人)

序号 姓  名 年龄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周爱光 58 博士 教授 主任 博导
2. 郝选明 60 博士 教授 副主任 博导
3. 杨忠伟 45 博士 教授 副主任  
4. 梁  健 40 硕士 高级实验师 实验技术人员  
5. 曾  芃 49 硕士 高级实验师 实验技术人员  
6. 李焕春 40 博士 高级实验师 实验技术人员  
7. 陈小琼 35 硕士 实验师 实验技术人员  
8. 潘红英 40 硕士 实验师 实验技术人员  

2.中心实验教师(21人)

序号 姓  名 年龄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肖国强 65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2. 徐晓阳 53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3. 刘承宜 51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4. 王松涛 41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5. 杨湘波 47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6. 李佐惠 57 硕士 教授 实验教师 博导
7. 张志勇 55 学士 教授 实验教师  
8. 李  薇 51 学士 教授 实验教师  
9. 黄玉山 61 学士 教授 实验教师  
10. 刘晓光 49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11. 许爱梅 52 学士 教授 实验教师  
12. 陈慧敏 45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师  
13. 崔丽萍 52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4. 张秀丽 46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5. 张  琴 42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6. 宋亨国 39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7. 庹  权 42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8. 刘新征 49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19. 任  琦 40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20. 朱  玲 35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21. 牛晓梅 44 学士 副教授 实验教师  

3.中心实训教师(23人)

序号 姓  名 年龄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李毅钧 56 硕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2. 黄宽柔 64 硕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3. 谭建湘 54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4. 崔颖波 54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5. 程大力 60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6. 陆作生 47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7. 邓星华 44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博导
8. 郭永波 56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9. 杨晓生 49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10. 黄  波 44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11. 陈  静 45 博士 教授 实训教师  
12. 蔡春华 52 学士 教授 实训教师  
13. 邓  飞 49 硕士 教授 实训教师  
14. 刘飞振 52 学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15. 马廉祯 35 博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16. 吴东明 55 硕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17. 熊  欢 35 博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18. 马  晟 41 博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19. 冯道光 39 硕士 副教授 实训教师  
20. 骆  峰 33 硕士 讲师 实训教师  
21. 冯  云 38 硕士 讲师 实训教师  
22. 曹幸妮 35 硕士 讲师 实训教师  
23. 王  伟 30 硕士 助教 实训教师  

三年教学主要成果

中心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5项(见表1);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项6项,其中国家级4项(见表2);发表高质量教学研究论文16篇。中心建设了1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动生理学》和《健美操》)、3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心教师主编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其中《运动生理学》和《体育社会学》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精品教材(全国仅有5部体育类教材获奖),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见表3);获得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高质量教学研究论文16篇(见表4)。

表1中心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起年月 止年月 负责人 级别
1 《运动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 2015  郝选明 国家级
2 《健美操》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 2015  黄宽柔 国家级
3 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 2012 2015 郝选明 国家级
4 《健美操》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008 2013 黄宽柔 国家级
5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 2010 2013 杨文轩 国家级
6 《运动生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006 2011 邓树勋、郝选明 国家级
7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而研究 2009 2011 邓树勋 国家级
8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专业 2010 2014  周爱光 国家级
9 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0 2015  杨文轩 国家级
10 社会体育专业行业拓展实训基地群建设 2014 2016  崔颖波 省级
11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4 2016 杨忠伟 省级
12 体育专业本科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2013 2014 李焕春 省级
13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3 2014 崔颖波 省级
14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休闲产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群 2012 2014  杨忠伟 省级

表2中心教师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教学奖项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名称、等级、时间
1 《运动生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2013
2 《健美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2013
3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2014
4 《体育社会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1年
5 《运动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1年
6 《体育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著作类 二等奖,2011年

表3中心教师主编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1 大学体育 杨文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01
2 体育美学 胡小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4
3 运动生理学(第2版) 邓树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
4 体育史 谭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
5 体育社会学(第3版) 卢元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7
6 健美操与团体操双语教程 黄宽柔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8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1 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体育社会学 卢元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待出版
3 健美操与团体操双语教程 黄宽柔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待出版

表4 中心教师发表的高水平教学改革论文

序号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 期数
1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展望 体育学科 2011(02)
2 广东省高考体育专业术科加试现状的调查分析 体育学刊 2014(02)
3 团体操表演范式的构建与解读 体育与科学 2014(04)
4 《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材名词术语辨析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5 对我国现行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两种主要办学模式的分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01)
6 案例教学法在《体育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7 我国优秀女排队员接发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分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8 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
9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的编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10 TBL教学模式在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1(04)
11 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核心致胜因素分析 体育学刊 2014(01)
12 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体育科学 2011(06)
13 游泳接力出发中不同视觉认知判断模式的对比研究 体育学刊 2013(01)
14 游泳教学理论与方法解析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3(02)
15 中外优秀女排运动员拦网技战术比较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5)
16 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足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5)

三年科研主要研究成果

中心教师获批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54项(见表5),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 12 项、省部级40项。发表体育核心期刊论文103篇,在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1篇。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 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获得第30届奥运会攻关项目三等奖2项。

表5 中心教师获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备注
1 我国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
2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14BTY025)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4 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作用机制、制度绩效及有效制度设计 部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规划基金
5 青少年体育发展中改善学生体育健康的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6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的保护——以南部侗族“抬官人”项目为例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
8 收缩改善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重点项目
9 高危险性体育旅游项目安全保障制度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10 南部侗族“抬官人”项目的挖掘与推广 省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委托课题
11 脂肪消耗最优化运动方案的研制——体成分监测和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研究 省级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12 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 国家级 社科基金项目
13 我国非政府体育组织自治的法学研究 国家级 社科基金项目
14 武术改革新路径探索——竞技套路发展为武术舞蹈可行性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5 集中型与分散型公共体育场馆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6 多维视角下的女性大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7 体育社会组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8 美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省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19 广州近代体育文献与出版研究 省级 2013年度《广州大典》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立项课题
20 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 省级 基地项目
21 中国体育思想通史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2 区域武术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3 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4 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5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管办分离的深化(跟踪)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委托项目
26 武术的演进 省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27 不同训练方式和时间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活性的影响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2012-2013奥运全运专项科研项目
28 广东省田径(短跑)优势项目备战十二运全运会重点运动员技术生物力学诊断与反馈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2012-2014奥运全运专项科研项目
29 花样游泳托举尖子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2012-2015奥运全运专项科研项目
30 体育科技期刊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
31 广东省竞技武术南拳、太极拳重点项目攻关性研究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
32 广东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状况及对策研究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
33 广东省竞技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研究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自筹项目
34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发展、改革和经济政策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5 “体育赛事与城市治理”的理论与实证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6 运动性免疫抑制中notch1信号对胸腺双阴性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国家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37 优秀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神经控制肌肉用力特征研究 国家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38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奥林匹克圣火与武术文化激荡 国家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39 我国体育慈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40 我国体育行政主体的体育义务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41 国家乒乓球男队备战2012年奥运会重点运动员心理调节与训练 部级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
42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实施管办分离的跟踪研究 部级 国家体育总局项目
43 关于中国女排接发球技术的研究 部级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
44 关于中国女排拦网技术诊断与对策分析 部级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
45 体育基本问题的哲学探求 国家级 国家项目优秀配套
46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竞技体育生产组织选择机制研究 国家级 国家项目优秀配套
47 幸福广东视野下大众体育发展研究 省级 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48 激光减肥腰带的研制与应用 省级 省科技厅项目
49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防的应用及健身指导研究 省级 省科技厅项目
50 高脚竞速运动项目的训练模式研究 省级 广东省民委立项项目
51 板鞋竞速运动发展对策存在问题的研究 省级 广东省民委立项项目
52 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穗沪两地部分健身俱乐部兴衰之启示 省级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
53 广东省中小学武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研究 省级 省教育厅
54 有关中国广东和日本少年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之比较 省级  省体育局

1.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体育科学,2012(05)

2.周爱光.英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体育总局,2011.6.

3.刘承宜. Micro-environment dependent photobiomodulation on function specifi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Int J Photoenergy (SCI IF 2.663),2014: 904304

4.刘晓光.Laser acupuncture reduces body fat in obese fe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2012.(06)

5.杨忠伟.古希腊与中世纪体育的兴衰探源:基于对身体和娱乐的考察.体育科学,2012(01)

6.徐晓阳.Changes ofMyogenic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Interleukin-6 in Contracting SkeletalMuscle Cells.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ongevity,2012,ID 145418

7.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体育科学,2011(02)

8.熊欢.“自由”的选择与身体的“赋权”—论体育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体育科学,2014(04)

9.张秀丽.儿童内八字足底压力特点及矫正效果探析.体育科学,2014(04)

10.李毅钧.游泳接力出发中不同视觉认知判断模式的对比研究.体育学刊.2013

11.潘红英.电刺激对C2C12骨骼肌细胞糖代谢及其机制研究.体育科学2012(04)

12.刘承宜.高糖诱导成肌细胞应激的低强度单色光调节的实验研究.体育科学,2012(08)

13.黄宽柔.团体操表演范式的构建与解读.体育与科学,2014(04)

14.陈慧敏.基于交易费用的竞技体育生产组织选择研究—以奥运项目生产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6)

15.李焕春.离心运动氧化应激损伤后大鼠骨骼肌钙网蛋白的表达变化.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3(0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