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2009-06-03 15:59:35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构建了基础实验-综设实验-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1. 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注意根据社会进步和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过去学生通过实验课,主要是验证理论课讲授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帮助不大。而科技创新和科研探索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环境、尽快适应工作并取得更为突出的工作成效是非常必须的。基于这个目的,我们通过几年的反复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构建了基础实验-综设实验-创新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这种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中,将本科生的实验课程分为三个层次,每一个高层次实验课程都以下一层次的实验内容作为基础,每一层次实验内容均有新的深化,都有更高的目的和要求,层层递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第一层次为基础型实验,主要完成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实验(传统上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为提高技能型实验,主要通过完成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开放实验,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科研技能和动手能力。

第三层次为创新探索型实验,通过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完成创新性实验和科研实践,并进行科研探索,促进科学思维,扩大科学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2. 完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所进行的改革和成效

(1)对第一层次实验教学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和初步成效

以往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中规定的有限学时的实验,目的主要在于验证讲授内容,所形成的技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如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主要在社区服务,对体质与健康测试和评价要求很高,但通过实验课无法全面掌握体质与健康的测试和评价。又如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教练员,对运动能力各要素(各个生理机能;各项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和评价,据此科学选材、监控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案是科学训练的前提条件。

鉴于此,需要对第一层次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我们的改革举措是:根据这两个专业需求的差异,设立专门的实验课程(而不仅仅是课程实验)。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增设一门实验课程《体质与健康的测试与评价》,全面系统地介绍身体各个系统、器官功能的检测方法,尤其是评价标准。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增设一门实验课程《运动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系统、器官生理机能、各项身体素质(速度、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灵敏、柔韧等)的各种测试方法,尤其是评价标准。

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主编的《运动生理学实验》为158所高校选用。自制的实验设备推广应用到全国16所高校。开发的体质健康实验教学与管理软件推广应用到22所高校或单位。定期修订实验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新编《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和《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讲义6种。

实验系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每个实验项目内容原则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预习要点、实验设备及相关软件、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等部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

(2)对第二层次实验教学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和初步成效

第二层次实验教学目的是在第一层次实验教学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初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2005年,我们初步确立了各门实验课程的综设实验,每门课程均设置1~2个综设实验项目。但这些综设实验项目并未经过认真的探索,无法确知是否达到每个综设实验的实验目的。

因此,我们通过校级综设实验改革立项,逐步改革和完善综设实验,并在充分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综设实验的数量。立项以来实验中心获批综合设合设计性实验达7项。

(3)对第三层次实验教学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和初步成效

第三层次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完成创新性实验和科研实践,并进行科研探索,促进科学思维,扩大科学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是加强创新探索实验,而且不仅仅满足实验室内,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师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科研实践来获得。

在这方面我们实验中心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效。

a) 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学校的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2009年以来,教师指导本科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省级和校级本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项目共21项。通过实践检验,通过这些项目,确实明显提升了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组织学生参与大课题研究,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2008年以来,10名同学参与了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国家级精品课建设项目《运动生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开发工作;5名同学参与了广东省科技计划类项目《激光减肥腰带的研制与应用》的研究工作;80位同学参加了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全省的体质健康测定工作。

c) 组织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科研监控。

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本专业29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兴奋剂检测、医学分级信息、运动员康复等工作,受到组织部门好评。

本学科3名研究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作为科研教练和技术指导,获多项奥运和世界冠军、多项亚运冠军和全国冠军。

d)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健康服务、咨询和宣传活动。

2008年至今,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广州市社区进行运动健康宣传咨询活动和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宣传活动10次,参加本科生人数210名,咨询宣传人数8000余名。亚运会期间 5000余名志愿者为亚运会、亚残会21个场馆提供优质服务,其中372人获得表彰。

标签: